发布时间:3年前
冠心病
冠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01
心脏
心脏的工作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水泵打水一样,一收一舒。它一收一使劲这血就被打到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血管,然后它在舒张的过程中这些血再通过静脉回到心脏,这就是一个大循环。
心脏是一个很辛苦的器官,每天要跳十万次,如果它得不到血流供应,得不到营养物质,它就跳不动了。
02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像一个帽子(冠状)一样戴在心脏表面,围绕心脏一周并深入心肌内,是为心脏提供血液和营养的血脉通道。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相应的心肌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流,心肌就会缺血缺氧或坏死,人们就会出现胸闷、胸痛、甚至突发死亡。
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人体的血液在经过冠状动脉营养心脏的时候,由于血液里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渐渐形成一种由胆固醇和脂肪等组成的沉淀物,这种沉淀物会使血管通道变窄,这种情况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我们心脏上面附着的血管就像是一条条水管,正常干净的水流通过血管时,非常顺畅。但是如果流通过水管的水流里面夹杂着太多的杂质,就会在水管壁上形成水垢,而随着水垢越来越厚,水管通道就会变窄,而此时若是有大块的杂质流经窄处,就会堵在此处,造成水管通道堵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是水管上被附着水垢一样,血液里的胆固醇和脂肪就像是清水里的杂质,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严重,血管通道越来越窄,就会导致心肌梗塞,血液无法营养心脏,则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的心脏病,即“冠心病”。
随着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病发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生活工作状况等都是导致冠心病高发的因素。另外,近年来,随着高脂肪、快餐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04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现在在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病人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
一般来说,在运动、情绪激动或者某些原因要求心脏加快工作量的时候,病人就会突然感到心前区或者胸部有激烈的绞痛或者闷痛,有时候疼痛会影响到颈部、左肩部或者左上肢。心绞痛的特点是持续时间很短,大约2、3分钟,同时疼痛往往能够在休息或者口服硝酸甘油以后缓解。
另外,冠心病病人还会常出现心慌心悸,气短,严重的会晕厥甚至猝死。
有些不典型的患者可以表现为牙痛、咽部不适、胃痛伴恶心呕吐等等,极易误诊,常需要专业人员配合相关检查才能确诊。
05
冠心病的预防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期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
一级预防
01
控制血压
02
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04
03
戒烟04
04
积极治疗糖尿病04
05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06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
01
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
02
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预防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防治,尤其对已发生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预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及复发。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更危险。
专家简介
黄河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0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主要从事急诊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熟悉各种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处理,掌握心血管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及相关介入诊治,善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有独到的中医理解。
图文|黄 河
编辑|虞 姿
校对|梁喜章
审核|沈水桂
具体图文请前往官方公众号“连南县中医院 瑶医医院”查看
发布时间:3个月前
发布时间:4个月前
发布时间:4个月前
发布时间:4个月前
发布时间:4个月前
发布时间:6个月前
发布时间:7个月前
发布时间:7个月前
发布时间:7个月前
发布时间:8个月前